跳转到主要内容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海岸遥感团队通过国家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华东师范大学节点)发布了最新中国海岸带光伏电站空间数据集,用户可在线访问获取数据(https://coastaldata.ecnu.edu.cn/)。相关成果以“Rapid mapp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with Sentinel-1&2 images in Chinese coastal provinces”为题发表在Elsevier旗下杂志地学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上,第一作者为硕士生姜文浩,通讯作者为田波副研究员

 

在全球气候变暖与我国“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受到高度重视。精确地获取光伏电站空间数据信息,对于光伏发电量预测、光伏产业规划制定以及生态红线监管等有重要意义,可为全球绿色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该项研究以中国沿海省市区为研究区域,收集了沿海地区2021年至2022年间共2455Sentinel-1雷达影像与20501Sentinel-2光学影像,基于GEE平台和随机森林模型,综合光谱、雷达散射及纹理信息,构建了适用于海岸带地区的光伏电站智能提取算法,解决了云雾及潮汐影响下海岸带光伏电站空间分布遥感提取精度较低的问题,精准获取了我国沿海省市区光伏电站的空间信息,并对中国沿海省市区光伏电站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数据集空间分辨达到10米,总体精度达到 96.9% 研究成果表明,截至202210月,中国沿海省市区光伏总面积达837.3 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三省,其光伏电站面积占比约60%;约三分之一的光伏电站分布在离岸30 千米范围内;全国沿海省市区光伏电站下垫面主要为水域和耕地,占比超50%

图1

 

 

论文信息:Jiang W, Tian B, Duan Y, Chen C, Hu Y. Rapid mapping and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with Sentinel-1&2 images in Chinese coastal provinc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Earth Observation and Geoinformation. 2023, 118: 103280.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g.2023.103280

 

关于我们

研究团队面向数字海岸与海岸带可持续管理的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以全球、区域、国家和局地多尺度的河口和海岸典型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为对象; 集成光学、雷达、热红外多源多分辨多平台遥感数据,开展遥感智能识别和反演算法,遥感大数据与云计算以及全球海岸管理遥感应用研究; 揭示全球变化下海岸带自然系统和人文要素的地理空间分异规律、时空演化过程及特征; 掌握全球、区域和国家海岸带典型系统和要素种类、结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保护利用及动态变化,构建全球海岸空间数据科学共享平台; 拓展海岸带遥感科学理论技术体系,实施海岸带调查、监测、评价、规划、管控与决策应用; 为我国和全球区域海岸带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岸安全提供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